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利好*策频出。各地*府也非常重视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河南省。
河南省自今年6月份和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之后,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河南省都沸腾了。
很多人都表示,河南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又一波激动人心的*策红利来了,年8月24日,河南省人民*府又发布了《河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人们惊呼,河南职业教育有福了!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策文件?究竟能给河南的职业教育带来哪些红利?为什么让河南的职业教育者们欢声雀跃,让其他省份的同行艳羡不已?不妨通过我的解读,看看这份文件多么及时和有效。
一、明确技能竞赛经费保障,满满的态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大型竞赛活动,不仅需要场地设备,更需要耗材、组织和人员。尤其是一些重要竞赛,光设备一项就让很多学校望而却步。因此,能承办赛事的单位,绝对都是行业内公认的优质学校。那么*策文件针对学校,给出了什么样的支持呢?
1.*府提供竞赛活动组织经费支持
此次文件中,明确提出“纳入省级年度竞赛计划、符合财*补贴条件的竞赛项目,一次性竞赛补贴标准原则上为:全省技能大赛每个赛项25万元,省级行业一类赛和省级专项竞赛每个赛项15万元,省级行业二类赛每个赛项5万元。不足部分由主办、承办及协办等单位自筹解决。”
这笔支持资金能干什么?
一般能承办赛事的单位,场地设备基本都具备条件,但是活动组织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往往也需要承办学校承担。这让学校很郁闷,学校出钱、出物、出人、出力,主办的*府机关无任何表示,学校是纯付出。现在有了*府资金支持,就可以极大缓解学校组织竞赛活动中的宣传、人员开支、杂费等相关费用,虽然费用不多,但是相当于给了学校更多的态度支持。
2.*府提供竞赛集训基地资金补助
为了加大竞赛实训基地建设,文件也提出了“各地、各单位应当加大集训基地建设力度,支持其争创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牵头世赛中国集训基地按每届每个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他世赛中国集训基地按每届每个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省级集训基地按每届每个1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各地应当将选手赛前培训纳入补贴性培训范围,落实相关*策。”
作为一名参与过竞赛集训工作的人员,深知竞赛集训工作的繁琐和重要。人们只看到了竞赛的光鲜,殊不知,为了获得佳绩,各个集训基地需要花大力气、大资金到集训设备、耗材、师资、课程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而且作为集训基地,都不光光是培养本校学生,一般集训基地都是省级、国家级概念,都是为本省和国家培养选手的。因此,所有的投入并不见得都是为本校服务。现在能够得到*府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这两个补助,都是相对于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但更多的是表明*府的态度,你学校只要好好干,在国家级竞赛中有好的位置,能拿到集训基地牌子,*府就不吝惜资金和*策支持。
诚意、态度、资金和*策,这才是学校需要的,也是学校最看重的。
二、真金白银的*策激励,妥妥的干货
学校的支持到位了,要实现竞赛突破,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那么对人才的奖励必不可少,只有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激励*策,才会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竞赛工作中。当然,这个人才不光是竞赛选手,还有竞赛辅导团队。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此次给出的激励*策:
1.“鼓励企事业单位将竞赛成绩与绩效考核、工资福利等挂钩。事业单位参赛人员在省级以上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可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予以奖励。世赛获奖者、国赛金牌获得者纳入事业单位招聘“绿色”通道,可适用人才编制*策,按规定办理入编入岗手续。”
竞赛与绩效挂钩,意味着老师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到竞赛奖励,并且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竞赛辅导中,通过竞赛培训研究,提高教师收入。对于获奖人员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入编!要知道现在要想拿到一个编制,是何其困难。很多单位近些年招了那么多的外聘人员,门槛要求甚至提高到研究生,依然办不了编制,这是现实。
但是通过竞赛奖励,解决入编问题,这是一条捷径!
2.“教练本人或其指导的选手在竞赛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破格直接参加职称晋升评审。选手在竞赛中成绩特别突出的,本人及教练可不受单位推荐名额限制,优先参加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
职称晋升,这是教师们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fana.com/bfbm/1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