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多处有声音号召网友“空下来去超市买点米,囤三个月的量”。一问原因,原来传闻疫情将可能引发全球的粮食危机。
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官方网站说:“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01.越南禁止出口大米全球粮食安全受到重大威胁
据每日经济新闻,年3月24日,越南海关宣布从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这意味着作为我国第一位的大米进口国越南,向中国关闭了出口大门。数据显示,我国大米进口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如果泰国和巴基斯坦也跟风,就意味着中国大米的进口通路全部切断,就意味着中国目前粮食的紧平衡被打破,吃饭的问题将再次凸现。粮价会像猪肉一样飞涨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人们担忧,随着疫情的扩散,或许会有更多国家跟进越南的做法,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冲击,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02.疫情大爆发全球粮食安全正在面临一场大考验!
在中国疫情得以控制的时候,国外疫情开始大爆发。从2月25日开始,中国以外国家新增病例超过中国新增病例,国外疫情的发展成为焦点。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报告确诊病例,全球累计确诊92万例,破百万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其中,美国的疫情爆发得非常迅猛,昨日已经破20万。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
根据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在全球二百零六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三十三个能够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只有六个国家有对外援助能力,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与新西兰。
在这重要的节骨眼上,粮食主产国也纷纷出现抛锚情况。
年以来的高温天气,让有些国家爆发了旱灾,阿根廷则因为农业*策导致大豆减产,朝鲜因严重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就连一直风调雨顺的美国也开始闹旱灾,美国农业部预测-年度玉米、小麦将分别减产12%和11%。
澳洲大火严重影响畜牧业和农业,让澳洲这个粮仓今年的粮食产量数据极有可能严重下滑。预计在维州东部地区,大火将给饲料、储备粮以及牧场带来较大损失,澳洲粮食减产数据大概在7%左右。
祸不单行,正当2月对新冠状病*谈之色变的时候,非洲埃塞俄比亚拉响了了蝗灾警报。沙漠蝗对埃塞尔比亚、埃及、中东、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坏。根据数据统计估计,如果蝗灾持续下去,年全球的粮食产量将锐减三成以上,而且还对夏季农作物的耕种产生了影响。
美国和加拿大是全球粮食的重要产地,两国年的粮食产量分别列全球第二和第十,合计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8.9%。特朗普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新冠病*疫情可能在7月、8月或者更晚结束。更令人担忧的是华盛顿州与温哥华毗邻,美加墨是自由贸易区,美加之间没有边境线。华盛顿州的疫情传播到温哥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美洲疫情扩散,对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奖构成重大威胁。
干旱加上天灾人祸,使得全球农业畜牧业渔业都将受到影响,全球粮食减产已成事实。
03.从应对以往疫情经验中学习粮食储备很重要
SARS和MERS疫情对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的经济以及粮食和营养安全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归功于我国应变能力和应急能力。新加坡、越南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显示出这种韧性,因为它们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并且拥有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充满活力的价值链。
但是埃博拉病*对一些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销售和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生产方面,由于道路阻塞,农民获得种子,肥料和杀虫剂等投入品的机会有限。许多地区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以上因素的综合,导致超过40%的农业用地未被耕种。至于营销问题上,农民无法将新鲜农产品运输到当地和城市市场。此外,由于无法向学校提供粮食援助,学校的日间进餐计划被中断。由于货船船员因害怕被感染而拒绝前往这些国家,国际运输服务被延误或取消,直接导致贸易中断。
眼下正在发生疫情严重影响了*治、经济和文化多个方面。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在几近“停摆”了两个月的时间,使得原本发展日趋减缓的经济突遇“急刹车”,其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对于相对弱小分散和缺乏抗风险能力的民营经济和农业经济来说,犹如屋漏偏逢连夜雨。
以我国的农业生产为例,随着各地春耕时间的迫近,农资的供应能力,物流的通畅性,农资的配送,农资的价格等问题凸显,农户观望气氛浓厚,备耕环节延后。接下来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耽误农时,影响一年的收成,这是无法用后来的“加班加点”来弥补的。原本还在为“去库存”而挠头的各地*府,忽然发现保障粮食的基本供应居然并不是“手到擒来”和“理所当然”的事情。
04.如果各国再次恐慌,粮食价格将飙升
粮食生产周期长达四个月。一旦粮食出现危机,这个刚需所产生的世界性恐慌将远远大于一次疫情所产生的冲击。
如果这次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全球粮食的生产影响如何?将是未知数。
一旦粮食减产30%,而粮价的上涨绝不是30%那么简单!
年猪瘟,我们只是扑杀了约万头猪(中国每年宰杀了约7亿头生猪),占的比例很微小,但年中国生猪产量因为猪瘟减少了1.5亿至2亿头。猪肉价格破30,吃不起猪肉都快成了我们口头禅了。
8年的粮食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这场危机是由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干旱,石油价格上涨,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粮食谷物使用量增加以及贸易*策失灵造成的。这些促使许多国家实施各种出口*策,以限制食品的出口。
例如,原本不存在大米供应短缺,但由于恐慌行为,许多国家对大米出口征收更高的税率或完全禁止大米出口。大米价格在六个月内在全球市场上翻了一番,导致大米贸易严重中断,从而导致了粮食价格危机。如果各国这次再次发生恐慌,尽管规模更大,但粮食贸易和市场仍可能会受到干扰。
如今,一旦疫情持续爆发,影响了全球粮食生产,各个国家一定会限制甚至禁止农产品出口,如果不将粮食稳稳得抓在自己手上,那么狼真的会来。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病虫灾害呈高发态势,尤其是去年全球旱灾,使美国、阿根廷、朝鲜等多个国家粮食出现减产,起源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和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已肆虐多国,给各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更甚以往。
就在这个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流行,给全球贸易带来阻碍,越南宣布的禁止出口大米*策,更加刺激了人们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脆弱神经。
由于疫情给全球交通运输带来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将会是铁板钉钉的事,尤其对于一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地区来说,价格波动将更加明显。
05.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需求缺口巨大
数据显示,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消费提升,粮食出现巨大缺口。年中国粮食进口1亿3千万吨,大豆和稻米进口量为世界第一。2年至今,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在过去三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据农业部预测,到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强国。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年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数排行榜第一梯队,中国则位列第42位,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
多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粮食进出口大体相抵。直到前几年,中国还只是进口很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少量的小麦,几乎不进口玉米,坚持自给自足。但是,这种现象正在发生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现在又开始把玉米、小麦、大麦和大米等谷物,纳入其大宗进口产品名单。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进口依赖度接近9成。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年中国大豆进口超过8万吨,虽然同比下降7.9%,仍显示出中国大豆巨大缺口。作为一种重要粮食,饲料和油料作物,在国产大豆增幅有限的情况下,中国需要不断加大进口大豆来保证国内大豆供应。
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超出全世界所有粮食出口国的出口能力。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是美国,但是美国产量根本不足以满足中国的需要,而且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都从美国进口粮食,它们的粮食需求也在快速上升。
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为了应对未来尚不可知的形势,多国纷纷禁止粮食出口。禁止粮食出口刚开始,对中国的影响暂未显现,若长此下去,粮食危机的问题将不得不摆在我们面前。
06.全球粮食市场异动,大风暴还在后面
全球全人类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今仍有很多国家深陷泥潭当中。
不说全球,单说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全美失业人口飙升了12倍,已有万人失业,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03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万,远远超过历史上年最高峰69.5万人纪录!
经济上的危机已无法避免,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若不能制止,最终会引发粮食危机。
为了避免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中国必须大力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集中力量开发国家特别需要的农业新技术,和实行保护耕地的国家战略。中国的耕地减少、粮食产量下降的趋势,看来是无法逆转。因此,全世界的粮价将长期上涨,这也意味着饥饿问题将加剧。如果中国仍还在依赖大量进口粮食来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那么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06.中国专家意见:我国粮食相对充足不必恐慌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接受新华社专访介绍,“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王辽卫还表示,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中国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米和面。王辽卫介绍,我国稻谷供给充裕,年稻谷产量2.亿吨,已连续多年结余;小麦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年小麦产量1.34亿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
当然,以上只是代表了专家的个人意见,我们姑且听之,兼听则明。两三个月前,中国顶级疾控专家所说的“可防可控”“不存在人传人”言犹在耳。我们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一个人的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扩展阅读
粮食储存种类选择及方法指导
(作者:南洋富商)1、储存食物是一种美德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遭受冲击,各粮食出口国为了自保也开始禁止粮食出口。
粮食进口国正在做各种努力。比如某国刚刚把土豆列入主粮范围。土豆是一种高产作物,如果推广土豆,粮食问题就能得到缓解。若是再大力推广番薯,产量就更高。
一些地方正在把原本种蔬菜和树苗的农田用果断措施改种水稻。
所有这些努力,都表示粮食进口国正在为粮食问题而努力。
每个人若是都能有自己的储备意识和方法,合理利用粮食,社会就不会陷入困境。
年轻一代没有缺粮的体验,很难理解食物的重要。历史上,美国、苏联、德国、日本这样的强国,都曾经被粮食问题困扰。美国曾经有资本家焚烧粮食、倾倒牛奶的生产过剩年代,几年后就因为大萧条,人民到处挖野菜。
德国在战争时期,一个普通德国公民一天只能吃克面包。
日本在二战后期,成年人每天只能喝一碗粥,只有未成年学生可以优先吃饭。
在粮食数量还充足的时候,储备适合长期保存的食物,不仅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打造更大的农业产能,也可在危机时刻给家人带来安稳感,还可以救济急需的人,也缓解了社会缺粮的危机。
所以,在任何时刻都在自己家里储备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是每个公民的美德。
2、不适合长期保存的食品
食物若不能长期储存,就会因为变质而浪费。所以要了解哪些食物不适合长期储存。
首先是容易变质的多水食物。比如土豆,番薯,新鲜的果蔬,都很容易腐烂变质。
鸡蛋日常只能储存几星期,若是用石灰水或水玻璃处理,可以储存几个月。但是长期储存不行。
咸鸭蛋和皮蛋储存期也不宜超过半年。
还有一些食物虽然可以长期保存,但是热量和蛋白质含量低,占地方。比如八宝粥和水果罐头,就是这样的例子。作为方便食物是不错的,若是作为长期战略储备,那就太浪费储存空间了。
火腿肠是一种营养最均衡的食品,里面有淀粉、动物蛋白质、植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诸多无机盐。食用方便,味道也过得去。但是,火腿肠通常只能保质半年到一年。原因是密封效果不如罐头好。
牛奶,酸奶,都不能长期保存。
3、适合长期保存的即食食品
可以长期保质的食品中,首选即食食品。因为既然作为一种储备,就是为非常时期准备的,非常时期你可能遇到缺乏电、燃气和其他燃料的情况,很多食物就不能烹饪,只能直接吃。
可以长期保存的即食食品里,最常见的是方便面。虽然多数人觉得方便面需要热水泡,实际上它是熟的,直接啃就可以。方便面的名义保质期是六个月到十八个月,但是很多方便面放二三年还能吃。
类似的还有粉干,粉丝。这二样东西跟方便面一样,可以直接吃,保质期比方便面还长,若是烘干密封,放五六年没问题,有些加了很多明矾的老式粉丝甚至可以放十几年依然可以吃。平常年代你绝对不会干吃,但是它们在没有燃料的时候凑合一下还是不错的。
更适合的是炒熟的干粮。尤其是豆类,炒熟烘干全密封,可以保存多年。大众最熟悉的炒豆子大概是蚕豆、聪明豆之类,营养价值最高的的其实是炒*豆。除了炒豆子,小麦、大米也都可以炒熟了干吃。
更专业的速食食品是压缩干粮。各种*用和救灾的压缩干粮,体积小,密度大,非常适合长期储存,平均保质期二十年。
还有一种高热量的速食食品,叫能量棒,提供能量的效果比压缩饼干更好,价格也更贵。
一些炒熟的食物种子加糖的传统零食也可以长期保存,比如芝麻糖、花生糖、大豆糖。
白糖可以保存几万年不会损坏。蜂蜜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也是糖,如果对蜂蜜进行脱水处理,也是可以保存很久的。
蜂蜜可能产生糖结晶,这不是变质,没问题的,可以照样吃。蜂蜜的问题是许多蜂蜜含水量偏高,长时间保存不如白糖方便。
从营养角度看,蜂蜜和白糖没有本质区别。虽然很多人坚信蜂蜜里有许多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保健物质。
适合长期保存的高蛋白肉类即食食品,以肉干最好。越是含水率低的肉干,保质期越久。若是真空加热脱水的肉干,在密封包装条件下,可以存放十几年。但是这类肉干非常硬,口感差。
与肉干比,罐头可以保持更好的口感。只要没有漏气,大多数罐头的保质期是可以远远超过三年的。所以保质期三年的罐头,即使过了保质期,你打开看看,若是味道没变,可以照吃不误。
罐头里面的午餐肉,是高蛋白高热量的品种。如果储存空间有限,多囤积一些午餐肉。平常我们选食品总是选低热量的「健康食品」,但是在非常时期,高热量食品才适合养活人。
除了肉干和干粮,还有干燥的果蔬。现代的烘干技术,可以用射频真空烘干炉进行脱水,可以在温度不太高、保持更多原有味道和营养的前提下,得到含水率极低的蔬果干。这些蔬果干,在密闭干燥脱氧的包装下,保质期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
番薯、芋头、山药、土豆这些高淀粉的食物,煮熟后再经过真空射频干燥,都可以作为速食主食。
食盐、酒精含量50%以上的高度酒、纯净水,都是可以无限期保存的东西,无需担心变质。
4、粮食种子的长期保存
大米是常用食品。大米「以及其他大多数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粮食种子」的保存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三点:干燥,隔氧,隔光。
普通真空包装的干燥大米,可以存放三年以上毫无问题。更好的办法,是在袋子里冲上氮气隔离氧气,并且外面用隔光的铝箔之类包装,避免光和氧气。
在家庭条件下,充氮气不方便,一般可以用脱氧剂代替。扔一包脱氧剂进去,消耗掉袋子里的氧气,就可以延长保存期限。
做好干燥、隔氧、隔光,大多数粮食种子都可以保存十年甚至更久。大豆、芝麻、稻谷可以保存几十年。未脱壳的莲子可能可以保存上千年。但是,保存时间过长的粮食味道会变差,只适合非常时期作为应急救命食品。
酿酒厂经常收购过期的陈米,做饭吃虽然味道差点,酿酒基本上还可以。
5、腌制品
腌制肉类,是古代常见的保存食品的方法。腌肉风干可以保存几年。虽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有人吃几十年前的咸肉干,但是味道和卫生状态都不合适。
尤其是以现在的卫生标准,尽量别吃长时间的腌肉。
腌肉里面也有美味极品,比如金华火腿,就是一款深受人民喜欢的食品,虽然它也是亚硝酸盐超高的不健康食品,但是味道好,可以长期保存。即使挂在农村厨房的炉灶边的墙上,沾满烟尘和各种脏兮兮的杂质,金华火腿也可以存放很多年,削掉发霉发黑的外皮,里面的肉是好的。有人吃过十五年的金华火腿,依然可以吃。
除了肉类,还有海鲜。许多海鲜都可以腌制。比如温州人喜欢的的鱼生、咸蟹、腌带鱼、鲨鱼鲞、*鱼鲞、泥螺,都是腌制品的典范。
咸菜也是腌制品的重要成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某*区举办了一次咸菜比赛,有些部队竟然发明了二百多种咸菜。基本上任何蔬菜都可以腌制,即使是番薯藤、南瓜叶、蒲公英、车前草,都是可以做咸菜的。
除非你特别喜欢吃这些腌制品,否则不推荐。因为真的不健康,不如吃方便面、压缩饼干、干燥果蔬。
Wakeupeverydaythatisstrongerthanyesterday,faceyourfearandwipeyourtears.每天醒来都要比前一天更强大:直视自己的畏惧,擦干自己的泪水!
爱天涯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