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后沙月光(ID:HSYGLGJ)
6月23日,英国皇家海*驱逐舰刚刚在黑海克里米亚半岛水域被俄罗斯上了一课。6月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非殖特委会关于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的发言中呼吁,国际社会应采取必要措施,继续推动包括马岛在内的17个联合国非自治领土的非殖化进程。耿爽的发言直接针对英国,并重申了中国在马岛问题上的立场:“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从本质上讲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殖民主义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极不光彩的一页。在21世纪的今天,西方殖民者为所欲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国际关系中殖民主义思维以及与此一脉相承的强权*治和霸凌行径仍有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仍在严重冲击正常国际秩序,严重损害有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治、经济、社会稳定。国际社会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耿爽强调:“我们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中方始终主张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我们希望英国积极回应阿根廷的要求,尽早启动对话谈判,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找到和平、公正、持久的解决办法。”意思就是英国不要再装死,逃避不是办法,要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与阿根廷展开对话,反省自己的殖民罪行,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天会议上,阿根廷外长索拉向美洲国家组织、77国集团和中国表示感谢。而英国则对中国的声音感到格外刺耳,又是各种“阴谋论”,年中国表态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时,英国媒体也是“阴谋论”,与中阿两国当时签署的*事协议(向中国采购战斗机)联系起来。在年,阿根廷*府表态支持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立场,并反对南海以外势力介入。中国与阿根廷在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阿根廷在地理位置上是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中阿走近,令美国、英国相当警惕。特别是英国,对马岛问题极为敏感,它最希望的就是各大国“忘了”马岛。马岛归属问题马岛位于南大西洋,面积平方公里,有两个主岛:东边的索莱达岛和西边的大马尔维纳岛,两岛被海峡隔开。马岛距阿根廷公里,距英国本土约公里,岛上多居民绝大多数是英国后裔,信基督教。所以,英国总是以“岛上居民公投”来证明自己拥有马岛主权的合法性。但如果要这样解决历史问题,那么就应当由全体阿根廷人参加公投,否则,这样的公投既不民主,也没有合法性。以前,马岛是无主之地,年英国“幸福号”船长斯特朗上尉发现了马岛,并以年战死在纽伯里战役中的福兰克二世子爵命名该岛。但真正统治这里的第一批殖民者是法国人(年),后来转手卖给了西班牙人(年),年西班牙人彻底赶跑岛上的英国人。到了年,西班牙走向衰落,结束了岛上的殖民统治,从此,马岛又成了无主之地。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共和国成立(也就是今天的阿根廷),就从西班牙手中接管了马岛主权。年,大英帝国海*蛮横地占领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马岛及其它岛屿,驱逐了阿根廷人。而口口声声自称“门罗主义”的美国,却没有任何保护美洲国家的动作。从此,一百多年时间内,阿根廷不断地要求英国归还马岛,年阿根廷要求与英国谈判,被拒绝。一战、二战,英国态度仍然没有改变,阿根廷甚至希望德国帮助它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成立后,阿根廷多次要求安理会主持公道,反对殖民主义。英国迫于国际压力,才同意与阿根廷进行谈判,但没有任何结果。年2月,加尔铁里**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纽约进行谈判,同时,阿根廷人制定了“罗萨里奥”*事计划。当时,英国认为阿根廷在*事上处于劣势,而且国力也无法支撑持久战的情况下,不敢动武。而阿根廷认为,只要武力夺岛成功,英国就无法出动海*到公里外的马岛作战。3月18日,阿根廷废铁商人利用收购捕鲸船废弃设备的机会,在马岛升起了国旗,英国外交部长抗议,并要求阿根廷逮捕此人。4月3日,阿根廷*队登岛,驻岛英*被击溃。4月5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出远征特遣编队,以61艘皇家海**舰的阵式从朴茨茅港等地起航,远征阿根廷,展开“帝国的反击”。由于法国总统密特朗考虑到与英国的*治关系,没有如期履行*火合同,阿根廷没有得到最需要的导弹和战机,失去了与英国海*的抗衡能力。6月14日21时,斯坦利港内九千多阿根廷官兵投降。6月15日,阿根廷总统宣布马岛战争已经结束,英国宣布夺回马岛。这场持续74天的战争,英国投入约士兵,各类船舰艘,战机机多架;阿根廷投入士兵,船舰33艘,飞机多架。双方付出的代价:阿*阵亡余人,多人受伤,1.2万人被俘,损失船舰11艘,飞机架,耗资10亿美元以上;英*阵亡人,人受伤,人被俘,损失船舰16艘,飞机34架。耗资17亿美元。双方*事实力差距是十分明显的,阿根廷在家口收获了一场惨败,并导致了**府垮台。但*事上的胜利,不等于*治上的胜利,英国武力占领马岛,更不等于它拥有这里的合法主权。英国现在强调的合法依据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号决议,也就是年4月3日阿根廷*队登岛那一天通过的提案。当时,英国扮演苦主角色,呼吁阿*撤出*队,恢复和平。得到了北约成员国、欧盟(欧共体)、英联邦国家的一致支持。安理会投票结果为10票支持、1票反对(巴拿马)、4票弃权(中国、苏联、波兰、西班牙)。巴拿马反对,因为巴拿马运河受到同样的殖民主义控制。中国弃权,因为中国主张和平解决马岛争端,但也不会支持英国的殖民占领,还有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正在展开,没必要节外生枝。苏联弃权,因为阿根廷**府实际上是亲美*权,但英国又是苏联的对头。波兰弃权,因为它是苏联小弟,跟了一票。西班牙弃权,在拉丁美洲,它向来倾向西班牙语国家,但又不想得罪北约。然而,安理会号决议,只是反对*事行为,与主权问题无关。英国以此为依据是可笑的,因为它实在捞不到像样的*治稻草。事实上,英国至今仍然将马岛打造为*事堡垒,而没有任何非*事化行动,谁在使用武力占领?而且,英国将阿根廷*事行动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称这是对“民主的挑战”,而民主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里,马岛跟民主挂上钩后,阿根廷再想动马岛那罪过可就大了。英国死咬马岛不放,因为马岛问题到今天,已不仅仅是阿根廷的领土完整、民族情感、国家尊严、捍卫主权的问题,而是增加了油气资源开发,还有南极通道的问题。早在70年代,英国公司就勘探发现马岛海域有着极为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储量在60亿桶以上,英国想让它成为自己的“科威特”,但阿根廷同样需要这些财富,这几年英阿关于马岛的争端,能源成了主要矛盾。而南极通道则是马岛的地缘*治延伸问题。南极是中国与阿根廷外交关系的新支点。随着中国对南极事务的参与程度加深,中国的利益已经扩展到南极地区。中国第三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曾多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停靠补给物资,此前的第一代“向阳红10”号和第二代“极地”号科学考察船均途经阿根廷进行补给。阿根廷是《南极条约》创始国,也是条约秘书处所在地,中阿两国早在年就达成了南极合作协议。年英国在南极进行了“圈地运动”,直接威胁着阿根廷的利益,南极问题被英国复杂化之后,马岛的重要性再次突显出来。马岛是南极门户,也是英国人前往南极距离最近的物资中转站,英国还在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建立了观测站,有了马岛,英国便将它的领海扩张到了南极。因此,阿根廷与中国南极合作需要进入更高的层次,否则,阿根廷无法单独面对英国的侵占南极行为。同样,如果英国失去对马岛的控制,那么英国在南极洲及附近海域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英国能占领马岛这么多年,主要还是因为*事优势。国与国之间最后摊牌时,就是看*事实力。所谓“民主、自由、主权、人权”无非是西方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术。阿根廷有两种手段实现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一、通过联合国及其它大国,利用*治、外交手段将殖民主义者赶出马岛;二、加强*事实力和持久战能力,把英国占领*打出马岛,或者耗死在马岛。但以阿根廷目前的经济不景气状态,两种手段都很难实现,还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要摆脱美国对它们的*治干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大英帝国,早已日落西山,却还要到处折腾,甚至把手伸到了中国香港,年年如此。英国的殖民主义思维是人类的公敌,是国际秩序的破坏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听到英国等西方国家喋喋不休地“教育”发展中国家,它们以文明世界自居、以全球警察自居、以全球法官自居,没完没了地BBB、BBC……然而,西方的真实嘴脸是什么?殖民别国、奴役别国、剥削别国、掠夺别国,甚至大开杀戒,生灵涂炭。难道中国就不能教育西方?中国完全有理由在殖民主义问题上教育英国。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一个饱受殖民主义灾难的国家,是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起来革命,才赶走了那些西方殖民者和它们的代理人;二、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繁荣富强,不是靠殖民别国、掠夺别国而获得的,而是靠着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强大之后,也没有兴趣去加入什么“富国俱乐部”,因为那些受到西方欺负的国家需要有人为它们仗义执言。对于西方来说,中国任何主张公平正义的呼声,都会被视为“阴谋”,但中国对阿根廷的支持是阳谋,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之声,我们就是要把殖民主义的根给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