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白矾 > 白矾鉴别 > 正文 > 正文

红花这就是甄嬛传中所说的l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 14:02:53
红花

在一些宫廷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有的妃子在怀孕的竞争对手汤药中加入一些药物,导致对方意外流产,甚至终身不育。

例如,在《甄嬛传》中,有个怀孕的妃子被人陷害,喝了一碗红花汤后最终绝育。据报道,《甄嬛传》在台湾播出期间,有位意外怀孕的影迷,由于过于轻信剧中的情节,自行买来“红花”服用堕胎,结果引发血崩,医院抢救,方才捡回一命。

今天介绍的这种药用植物就是红花。

关于红花是否会导致流产,我们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部分将专门论述。

除了药用,红花还是一种重要的染料。

在现代化学染料发明之前,中国古代用来染红色的染料植物主要有二种:一种叫茜(qiàn,意思是大红色)草,另一种就是红花。唐代诗人李中有一句诗“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描绘了红花非同凡响的染色效果。

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常用于食物色素的添加剂;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沉积在纤维上,获得具有一定牢度的红色衣物。

古人用红花制作染料的工艺过程如下:

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在中性条件下,*色素溶解,用布袋绞去*色素(即*汁),剩下的主要是红色素。然后,再用已经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色素,即可得到红色素含量很高的残花饼。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

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红色素溶解出来,便可进行染色了。最后用乌梅酸性水处理一道,相当于固色,红色淀生成,染色过程结束。

古人有时还把红花素浸入淀粉中,制成胭脂。

一、红花的植物形态

红花属桔梗目菊科植物,又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其植物形态如下:

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茎基部木质化,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稍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狭,边缘有裂齿,齿端有尖刺。上部叶渐小,边缘不分裂,成苞片状包围头状花序,有尖刺,边缘有针刺,总苞近球形,总苞片数轮,外层2~3轮,叶状,边缘有刺齿;内面数轮,苞片卵形,边缘无刺,膜质;最内层为线线形鳞片状,透明膜质;花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全为管状花,橙红色,长约2-2.5厘米,先端5裂,线形,初开时*色,渐变为橘红色,成熟时变为深红色;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口部,花药线形,聚合成管状,包围雌蕊;花柱伸出花药管外,柱头2浅裂。子房下位,椭圆形。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有4棱,基部稍歪斜,白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以上图片由李新珍于年7月20日拍摄于利津县高家村)

红花的主要产地

怀红花:又名淮红花。产于河南温县、沁阳、武陟、孟县一带(旧时怀庆府)者。质亦佳。杜红花:产于浙江宁波,质佳。

散红花:产于河南商丘一带,质亦佳。

大散红花:产于山东。

川红花:产于四川。

南红花:产于中国南方者(一说指产于四川南充者)。

西红花:产于陕西。

云红花:产于云南。

以上均以花色红*、鲜艳、干燥、质柔软者为佳。

二、红花(中药名)

中药红花属活血化瘀药下属的活血调经药,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有的文献对其采收加工过程描述为:在5~6月花开放,花冠从*色变红色时,于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管状花,保护好子房,以便结子。将花在弱阳光下晒干或阴干,也可微火烘干。 

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厘米。表面红*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毫米;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白色;柱头长圆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1、红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花萼及花柄,筛去灰屑。

2、炒红花:取净红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略有焦斑时,取出放凉。饮片形如红花,色泽加深,略有焦斑。

3、红花炭:取净红花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红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饮片为红褐色。

4、醋红花:取净红花,加醋喷匀,文火炒至焦红色时,取出放凉。红花每kg,用醋20kg。饮片焦红色,略具醋气。

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治疗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肋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

红花的功效可以概括为二个方面:一是通经,二是止痛。

作为止痛药,红花可以用于各种瘀血疼痛证,应用非常广泛,效果也非常好,比如现代开发的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跌打损伤、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作为通经药,早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红蓝花酒,单用红花来治疗妇科瘀血症。如果把红花和桃仁加是四物汤就是桃红四物汤,可用来治疗瘀血或血虚并有瘀血的月经失调,这在临床上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验方。

用量3~10克,煎服。

孕妇慎用。

1、治痛经:红花6克,鸡血藤24克。水煎调*酒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2、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红花(细擘)、苏木(捶碎)、当归等分:每用30克,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服半升,分两服,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方》红花散)

3、治逆经咳嗽气急:红花、*芩,苏木各2.4克、天花粉1.8克。水煎空心服。(《竹林女科》红花汤)

4、治肿*初起,肿痛不可忍者:红花、穿山甲(炒)各15克,归尾9克。*酒二盅,煎一盅。调阿魏1.5克,麝香0.15克服。(《外科大成》)

5、治赤游肿、半身红,渐渐展引不止:红花末,醋调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6、治聍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0.3克,白矾30克(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7、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8、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酒送下。(《急救便方》)

9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⑴红蓝花酒方(《金匮要略》),具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功。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可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⑵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养血,活血,逐瘀。与桃仁、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药等同用。

⑶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

⑷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等。

⑸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⑹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三、西红花(中药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版)》中收录的药用植物中,除了红花,还有一种叫番红花的植物,它的药材名称为西红花。

中药红花和西红花名称相近,药性和功效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植物来源却差距较大。

上面已经说过,红花来源于属菊科植物红花,西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点击阅读前文《中药射干的植物来源是射干,那么中药川射干的植物来源是川射干吗?》)。

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西红花,原产于欧洲西南部、中亚地区,后由印度、伊朗等地经西藏传入内地,故又名藏红花。在明朝的《本草纲目》中,已经被列入药物。

在古代西方,番红花更多的是作为香料、调料和染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番红花常被作为香料撒在会堂、宫廷、剧场和浴室中。《圣经》中也曾提到包括番红花在内的一些香草。在地中海地区,番红花常被作为面包的调色和调味佐料。古代印度曾经通过蒸馏番红花柱头得到一种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就选择了番红花作为法衣的正式颜色。

在中国,西红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与红花不同,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其花柱的柱头。每个柱头只有牙签般粗细,但不如牙签长,每朵花里只有一根柱头,所以产量很低,价格很高。据统计,大约多朵花才能产1克西红花,一亩地的产量只有1.5千克~2千克。在有些时期,西红花与*金基本同价,特别紧缺珍贵。

如何鉴别西红花的真伪?

⒈取样品一小片放在玻璃片上,加稀硫酸1滴,真品四周先出现深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棕红色。

⒉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真品水变为金*色,水面无油状漂浮物,若水呈现红色,且水面有油状漂浮物者为伪品。

⒊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搅动,真品不易碎断,若碎断即为伪品。

⒋取样品少许,加碘酒一滴,真品不变色,若变蓝色、蓝黑色或紫色,则为伪品。

⒌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金*色且直线向下扩散,用放大镜观察,真品一端膨大成喇叭状,一侧有裂缝(若顶端边缘有细齿者为上品),否则是其伪品。

西红花的采收加工过程也特别讲究,一般要在晴天的早晨太阳刚出来时采花,然后摘下柱头,随即晒干,或于55~60℃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其主要性状为:

呈线性,三分支,长约3厘米。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并散出色素,水染成*色。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与红花一样,西红花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解郁安神的功效,可用来治疗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用量1~3克;煎服或沸水泡服,也可浸酒炖。

西红花有活血祛瘀功效,常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腰腹疼痛,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肿痛,可单味煎服,也可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如治痛经、经闭,配益母草、丹参等同用;治产后恶露不尽,与当归、赤芍等同用。本品活血之中又有散郁开结功能,可用于各种痞结之证。

西红花能凉血解*,可单用或配清热解*之品,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同用;治麻疹热盛血郁,疹透不快或疹出过密,疹色晦暗者,常与紫草、赤芍配伍同用。

1、治经闭,经痛,产后腰痛:番红花2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香附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治产后瘀血:丹皮、当归各6克,大*4.5克,番红花2克,干荷叶6克,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下。(《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月经不调:番红花3克,黑豆克,红糖9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4、治腰背、胸膈、头项作痛:番红花碾烂,合羊心、牛心或鹿心,用火炙令红色,涂于心上。食之。(《品汇精要》)

5、治跌打损伤:番红花3克。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番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炖出汁服之。(《纲目拾遗》引王士瑶方)

7、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8、治中耳炎:鲜番红花汁、鲜薄荷汁适量,加入白矾末少许,搅匀。滴耳中。(《青岛中草药手册》)

可惜的是,这么名贵的一种中药,目前我们在*河三角洲地区并没有找到它的来源植物。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的植物来源——番红花的植物形态向大家作一下介绍:

多年生宿根草本,无地上茎。地下茎球形,直径1~10厘米,有褐色膜质鳞叶。叶基生,由球茎生出7~15片,无柄。叶片线形,长15~25厘米,宽2~4毫米,先端尖,叶缘反卷,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绿色细毛。基部由4~5片鞘状鳞片包围。花生于鳞茎顶端,1-2朵,直径3~5厘米:花被6片,长圆形或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长4~6厘米;喉部有毛;雄蕊3,花药*色,基部箭形,比花丝长;雌蕊3,子房下位,心皮3,合生成3室,花柱细长,淡*色,先端3深裂,伸出花筒外,下垂,深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成漏斗状,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一侧具一裂隙。蒴果长圆形,有3钝棱,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种子多数,圆球形,革质。花期10-11月。果期11-12月。

四、红花和西红花可以打胎吗?

红花和西红花在功效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能活血调经和活血止痛,再比如,都可以兴奋子宫。

现代药理试验证明,红花煎剂对小鼠、豚鼠、兔与犬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麻醉动物实验表明,煎剂对小鼠、猫与犬的在位子宫也都有兴奋作用。无论离体或在位子宫给药后紧张性或(和)节律性明显增加,有时兴奋作用强烈,可引起痉挛。对已孕子宫的作用比未孕者更为明显。

西红花煎剂对小鼠、豚鼠、兔、犬及猫的离体子宫和在位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增高子宫紧张性与兴奋性,自动收缩率增强,甚至达到痉挛程度,已孕子宫更为敏感。

由上可见,红花和西红花可以显著增加孕妇流产的风险。

不过,对意外怀孕、想终止妊娠的女士来说,单纯靠服用红花或西红花未必能达到流产的效果,而像《甄嬛传》中所描述的导致绝育的情况,概率极低。

红花或西红花导致流产,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而这个剂量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需要的剂量是不同的。此外,与孕妇怀孕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能简单得认为,只要服用红花汤就会导致流产。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这二味药的使用禁忌中,过去的很多资料是孕妇“禁用”,《国家药典(版)一部》写的是:孕妇“慎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版)》第页、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6月第一版。

2、《国家药典中药彩色图鉴》第页,第页,中国古籍出版社,年10月第一版。

3、百度百科词条“红花(中药)”、“藏红花(中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

4、百度百科词条“番红花(百合目鸢尾科植物)”,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5、百度百科词条“红花(桔梗目菊科植物)”。

6、张廷模:《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第-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年5月第1版。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以医生诊断和处方为准,因擅自服用造成不良后果者,本号概不负责。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fana.com/bfjb/13026.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2

Copyright © 2012-2020 白矾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