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花园等你
为进一步规范强化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学校对突发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同时也为了检验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3月23日下午15时,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模拟演练。我校明确演练意义、部署演练要求、规范演练操作,按照《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学后一日工作流程》的时间推移顺序,以“入校晨检、课间监察、食堂管理、午间管控、突发应对、放学完善”几个重点方面,对学生入校晨检、午餐配送、午检跟进、体温情况异常处理等场景进行了模拟演练。此次演练,由学校行*班子、*团员教师志愿者、后勤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我校健康副校长方艳兵和家庭医生陈良平到场观摩指导。
入校晨检
落实双晨检制度,保证师生安全,筑好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第一次检测——各自家中。每位花园师生在出门前,必须进行第一次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出门;第二次检测——学校校门口。
正式开校门前,需做好以下几点:
7:00食堂工作人员自检和互检体温
7:20保安自检互检体温,并做好记录
7:30保安为保洁、校医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7:40校医为值班行*和值班教师及到校协助晨检相关人员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7:50所有人员在校门口各岗位就位。
值周行*在校门口负责人员疏导,值周老师在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屏幕前观看检测情况。校医站在体温检查区,准备对晨检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为避免学生入校时产生人员聚集,学校实行学生错峰到校,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
7:50——8:10(年级学生到校)
8:15——8:25(年级学生到校)
1
2
3
4
5
6
课间监察
在课间,学生可以进行户外活动,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不串班。年级活动进行区域划分。但课间十分钟尽量提倡孩子们楼道和教室内休息,大课间或午间休息孩子们可以下楼在指定区域活动。即使课间下楼休息也必须在指定区域。
食堂管理
注重食堂安全的管控,比如送货人员的温度检测、食品外包装的消*、厨房使用完毕后每天的消*。食堂师傅上岗前和进入操作间前,会有至少两次的体温检测,按规范着装(穿工作服、戴口罩和工作帽),一切准备就绪方可进入工作。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的,不得加工和使用。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工作人员用专门的温度计插入菜品中心进行温度测量)。拆分、清洗、切配;烹饪过程;测中心温度;配餐;留样;分餐与运送;清洗与消*。整个流程得到了各位代表的认可,一直以来我校的食堂都为师生们提供放心的服务。本次疫情时期,更是流程透明、监管到位。
午间管控
午餐午休期间,是学校人员流动最大的时段,也是学校检测任务最重的时段。
午餐时段,老师错时段就餐;学生教室就餐。学生送餐工作均由食堂工人分批次送到各班教室。餐前,孩子们依次排队,用流水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疫情期间再加用免洗洗手液再次清洁。副班主任戴口罩和手套分餐,班主任控制节奏点名取餐,排队取餐学生间隔一米。
突发应对
1.落实午检发现疑似病例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例行午检,副班主任做记录。当学生午检测出体温异常时,该班班主任立即让该生立刻到教室门口,其余同学收拾好书包,安抚学生情绪。
2.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紧接着,班主任在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校医老师,并立即联系分管副校长报告此情况,分管副校长知晓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3.隔离患者
医务室老师戴好口罩,穿好隔离服,带齐医疗物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隔离室了解学生情况,分管副校长同时赶到观察室。校医在隔离室内安抚好学生,并再次测量体温,发现体温确实异常,通知班主任该生需进行隔离。
4.医学观察
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学生,并询问学生的情况,比如近期外出情况和亲友走访情况,并告知有无接触疑似传染病患者情况等。与此同时医务室老师分别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听从指示安排。
5.消杀工作
班主任将发热学生交给校医后,打电话通知后勤工作人员,对事发教室以及学生行进路线进行消杀。学校后勤人员穿好防护服来到事发教室,采用有效氯浓度为mg/L的消*剂对地面和室内空间进行喷洒消*,对室内用品表面进行擦拭消*。
6.后续追踪
此后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对发热学生情况持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fana.com/bfjb/1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