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碱、小苏打等
竟有这么多区别
日常生活中,家里总少不了买一些食用碱、小苏打、酵母、泡打粉等物质,可以为制作馒头等面制食品时“锦上添花”。但是你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又各自什么作用呢?今天,就详细地跟大家说一说。
1
食用碱
食用碱,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碱、碱面,它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归类为强碱弱酸盐。
在食物中加入食用碱,主要起到软化食物纤维的作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加入食用碱,可以中和发酵过程带来的酸味,增强蓬松度,使面条变得更加筋道爽滑,提高(美化)卖相和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添加过多,否则会加重颜色、增加苦涩感。
2
小苏打
小苏打是一种常见的膨松剂,它的化学名叫碳酸氢钠,从外观看是白色细小晶体,是一种强碱与弱酸中和之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后呈弱碱性。
蒸面食的时候加入适量小苏打,可以让面点变得更加松软;炸制食品的过程中加入小苏打,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酥脆;清洁厨房用具的时候,小苏打同样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图片来源于pixabay
3
泡打粉
泡打粉,也被称为复合膨松剂,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配方型食品添加剂。传统泡打粉就是俗称的明矾,组成配料是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蒸馒头、蒸包子的过程中,面团要变得蓬松才足够好吃,而这种蓬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团内部形成了大量气孔,气孔的均匀和细密程度决定了面食品的口感;想要蒸出蓬松的馒头等面食品,可以选择传统发酵,也可以添加以泡打粉为代表的化学方法。
4
酵母
酵母,一种单细胞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同样也是一种生物性膨松剂,酵母在添加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酵母菌,酵母菌会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下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团中的糖分作为养料,从而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发面。
相比于泡打粉发面,酵母则更加营养、健康,安全系数较高;但是单纯酵母发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发酵温度有关,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
END
编辑:阳山网
来源:谣言过滤器
点击图文阅读
▽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