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白矾 > 白矾主治 > 正文 > 正文

最笨的聪明人和最聪明的笨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 11:17:40
吧嗒吧嗒老蔫看着地里满地的死树,咂了两口旱烟,咧嘴笑了。全村两千口人,还真找不出一个像我一样聪明的。老蔫得意的想着,志得意满的在鞋底磕了两下烟袋锅子,手背后一摇一摆的往家走去,像个刚打了胜仗的将军。年前,乡长下发了种果树的任务,每口人必须最少种一亩,老蔫的村子里人均土地比较少,只有一亩多地,要是全种了果树,家里人吃什么?八十年代的农村人真是饿怕了,除了粮食什么都不想种,家里十几口人张嘴就得吃饭。当年在生产社吃大锅饭,村子里没一家能吃饱饭的,除了老蔫。老蔫是村子里最有主意的人,他负责村子里的打麦场,每年到了收麦子的时候,老蔫总是最后一个走的,因为他在碾麦子时,他总是趁着村民们去吃饭,偷偷的往附近的草里藏粮食,加上鞋里面藏得,一家人过得虽然不算富足,好歹也能吃饱肚子。这次乡里面强行摊派果树任务,是因为临乡的果树已经成了气候,据说去年的苹果大户卖了好几万。但人家人均土地有三亩多,就算重两亩果树,还能种一亩粮食,苹果卖不出去,家里人也不至于饿肚子。老蔫村就不一样了,如果真把地全种了果树,三年才能见着钱,这几年没收入不说,赶上年成不好还得饿肚子。乡长来的时候拉了几车的果树苗,全都免费发放给村民,苦口婆心的劝大家,最后还落了个摊派,村里人没有办法,只能把地全都种上了果树。聪明人总能想出办法,老蔫苦思冥想,又有了主意,他买了点白矾,在水里化了,把果树的跟往里面一蘸,果树就死了,往地里一种,没几天就发现果树全都枯萎了。老蔫洋洋得意的把地里的树全都拔了,又种上了粮食。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有老蔫这样的聪明人,就有大壮这样的傻人。大壮其实不傻,只是有点憨厚,他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父亲早些年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大壮一个人在工地干活,每天有两三块钱工资,母亲一个人也种不了家里的五亩地,就把三亩给了亲戚种,自己种了两亩粮食,到这一年,大壮一已经三十了,因为没有父亲,一直找不到媳妇。大壮妈这两年急的头发都白了,逢人就问哪家有合适的闺女,但村子里哪有这么大年龄还没有结婚的姑娘。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到村子里摊派种树任务时,他看着愁眉苦脸的邻居,主动帮他们承担了种树任务,把自己家的五亩地全都种上了果树。日子一天一天平静的过着,大壮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在工地的机械生活,母亲则精心照料着家里的果树,邻居心里过意不去,也经常去帮忙。三年过去了,果树终于成了气候,到了秋天,平静的村子忽而被一种狂热的喜庆包围了,今年的苹果一斤竟然可以卖到两块多,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憧憬,未来不远,幸福可期。最高兴的要属大壮家了,他们家种的最多,足足卖了几万块钱,放在当时,那是北京一套房的价格。他决定再也不去工地了,专心经营自己家的果树。这个傻子总算聪明了一次。村子里只有一家沉浸在愁云惨雾中,老蔫垂头丧气的蹲在门墩上抽着闷烟,这个聪明人终于傻了一次。哒哒他用力的在门墩上磕了两下烟袋锅子,站起了身,手背后一摇一摆的向家里走去,像个摇头摆尾的呆头鹅。没几天,老蔫就把自家田里都栽上了果树。三年后,老蔫的果树终于成了气候,果价却下来了。大壮听了果商的建议开了个果丹皮厂,又开了个果酱厂,成了当地有名的富翁,媳妇也娶了,孩子也有了。又过了很多年,我见到了当时的乡长,他津津有味的给我讲了这个故事,最后,他对我说:其实当年我家也没种果树,我也觉得种果树不保险,不如粮食。看来,乡长也是个聪明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fana.com/bfzz/2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冀ICP备2023016861号-2

    Copyright © 2012-2020 白矾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