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综合,涉及了很多不同的医学分科。据统计,以“头晕、眩晕”医院就诊的患者,内科大约占5%,耳鼻喉科占10%-1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年人。
就耳鼻喉科来说,以眩晕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耳石症大约接近80%,发病率很高。
耳石症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原本附着于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随着体位的变化在内耳的淋巴液中随之游动,刺激到半规管的细胞,就会表现为强烈的短暂性眩晕。
多数的耳石症患者的头晕是突然发作的,一般在明显的体位变化之后发生,比如睡觉时左右侧卧,这种头晕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换到其他体位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由于耳石症与体位关系密切,又是阵发性发作,因此又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这种由耳石症导致头晕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突然的仰头、低头或者突然的左右转头。一般会有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体位诱发头晕,平时应避免这样的体位,可以尽量减轻发作。
如果发作仍然很频繁或者症状较重,应尽快就医,做眼震电图检查,来评价前庭功能,如果确诊是耳石症引起,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耳石的手法复位,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一般能达到80%以上。
除了就医治疗,我们平时也可以进行一些保健手法来预防和减轻耳石症带来的头晕。中医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手法叫“鸣天鼓”,操作十分简便,却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首先,保持坐位或者站位,用两手掌捂住双耳,手指朝后,与地面平行,这时如果说话有耳朵的闷沉感。
然后,将食指置于中指上,让食指从中指上轻轻滑落,这时食指正好能敲击在后脑的枕部,能听到像敲鼓一样的“咚咚”声,这就是“鸣天鼓”。左右各做24次,再双侧一起做48次,每天二到三次。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肾开窍于耳”,掩耳敲击有刺激升的生理功能,填精益髓的作用,肾精充则髓海盛,从而益肾健脑,,对肾精亏虚导致的头晕、耳鸣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这里再提醒一点,“鸣天鼓”时尽量使上身直立挺拔,这样可以使任督通畅,效果更好。
精彩推荐经常头晕,不要以为是小事,这3种疾病正准备“偷袭”你中医:总是眩晕,两个原因,一个需要活血,另一个需要。。眩晕是什么病?晕起来真要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