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中药洗脚胜吃补药,很多人劳累一天,会选择回家温热水泡泡脚,这样会让人非常舒服。
为什么泡脚会让人舒服呢?
在中医看来,脚是人体经脉聚集处,光踝部以下就60多个穴位,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一些中药,那么有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强身健体效果,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给药。
足浴历史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就曾用泥土、草叶等敷裹伤口。《内经》中记载用白酒掺和桂粉涂敷中风的血脉,是外敷法较早的文字记载。明代《普济方》内记述用生附子研末,和蒽涎为泥,敷涌泉穴.来治疗鼻渊。
泡脚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
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減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因为诸多原因,泡脚一直未能像针灸、中药等疗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而更多地在民间流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的故事,如: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妇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
泡脚真的养生吗?中医的常见理论认为“养树需养根,养人需护脚。
另外五脏六腑在脚上有相应的投射区,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与胆、膀胱和胃有关,泡脚能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又通过这些经脉穴位,保健全身各脏腑,有利于提神建气,预防疾病。
《华佗秘笈》中有“足心道”一说,主要以一系列按摩为主,类似于现在的足疗或足道。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里的“治风*脚弱痹满上气方”主要用来治疗脚气:千金翼,治脚气冲心,白矾二两,以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脚,良。
夏季泡脚好处1.消除脚臭
很多人在夏天都不敢穿凉鞋,汗脚还带有味道,这种很大可能是菌类感染,坚持用温水泡脚,能洗净脚上的汗水,清除臭味,若是在水中加适量的姜片、食盐等对菌类还有灭杀作用,清除臭脚现象。
2.去除寒湿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是寒邪入侵的严重季节,夏天空调和电风扇几乎都没停止,并且还有很多人喜欢在夏天冷水冲凉,这些都会导致寒气和湿气的入侵,虽然很舒爽,但是这些寒气和湿气会淤积在体内,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3.消除疲劳
每天都很繁忙的人一定都体验过下班后泡脚的舒适,温水能促进血液的循环,促进体内的物质代谢,对工作一天身体内大量的钙盐、乳酸等残渣废物有清除作用,缓解疲劳,提神醒脑,对夜晚的睡眠也有帮助。
4.消暑解乏
夏季湿气正当令,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表现,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泡脚禁忌1.时间:20分钟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早上起来泡脚精神好。
泡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20分钟即可。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2.温度:40℃
泡脚温度以40℃左右为宜,最好不超50℃。
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
此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要用中药红花和艾叶泡脚,易致血压上升。孕妇禁用活血类药物泡脚。
这期我们讲了泡脚的好处,想必大家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想马上泡泡试试效果,那么下期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正确泡脚,对症泡脚!一起泡出健康!
“人人知医,天下无疾;艾和九质,未病自愈”这,就是“知医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