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要滥用药物已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情 http://www.ekubook.net/zjjz/zwzd/m/9.html?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中医有很多俗称,比如蜘蛛疮、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中医一般认为此病是起于湿热,肝胆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脾胃湿热者用除湿胃苓汤;很多患者通过这些方剂获得了痊愈,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对以上方药无效,有的甚至越吃越重。那么这就要重新审视病情和探索新的方剂,近现代的一些著名中医学家如秦?伯未、何绍奇、邹孟城、余国俊等都比较推崇一首特殊的方子——瓜蒌草红汤。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它对带状疱疹的特殊疗效。这是一首前贤们从古代医籍里发掘出的名方,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笔者继承前贤的经验,对此方进行过20多例的临床验证;效果确实很好,虽未能达到文献记载里的“一剂而愈“,但是对比起来,比其他方子效果好,一般4-7天可获痊愈;笔者经验,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局部越红效果越好、合并便秘的效果更快更好。笔者一般应用全瓜蒌30g(体重大或者合并便秘的用50g)、红花10g、生甘草10g,板蓝根15-20g;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个对带状疱疹有特殊疗效的方子的前世今生。瓜蒌草红汤为明代医家*古潭所创,*古潭何许人也,由于没有著作传世,大家也许对他有些陌生,但是提起他的老师和学生,都可谓是大名鼎鼎,他的老师是明代著名医学家、新安学派创始人汪机,他的学生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孙一奎,可见,*古潭即是名师之徒,亦是名徒之师。瓜蒌草红汤由全瓜蒌、生甘草、红花三味药组成,首见于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胁痛》,当时只载药方药量,并无方名,后世医家程钟龄将其命名为栝蒌散,现代医家邹孟城将其命名为瓜蒌草红汤,我觉得瓜蒌草红汤这个名字比较概括,方名就是药物组成,所以我一直用瓜蒌草红汤这个名字,为了表示对此方创立者*古潭的尊敬和纪念,在标题里我把他的名字放在了方子前面。历代医家对瓜蒌草红汤都有传承使用,并有文字记载,为了能够对此方有个最全面的了解,笔者对所有关于此方的文献记录做了汇总,如下:明?孙一奎《医旨绪余?胁痛》记载如下:“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未,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病则审矣,制药订方则未也。夫用药如用兵,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有烧眉之急,迭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剧。水泡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则死矣,可惧之甚!为订一方,以大栝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恐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亦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夫栝蒌味甘寒,《经》云∶“泄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栝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致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明?李中梓《病机沙篆》曾附与上案相同之治验,应该是对上案之转载,可以自行查阅。清?程钟岭《医学心悟?胁痛》记载如下:“栝蒌散,治肝气燥急而胁痛,或发水泡。大栝蒌(连皮捣烂,一枚)粉甘草(二钱)红花(七分)水煎服。按∶郁火日久,肝气燥急,不得发越,故皮肤起泡,转为胀痛《经》云∶损其肝者,缓其中。栝蒌为物,甘缓而润,于郁不逆,又如油之洗物,滑而不滞,此其所以奏功也。”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对孙一奎及李士村载案均予转录。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余瀛鳌于在《中医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一篇《秦伯未老师谈治学》的文章,回忆秦伯未老师应用此方有详细记载,文章说:年仲夏某日,一人因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来诊,发病已三日,已用过中药,无效,左胁下、腰部疱疹继续增多,痛甚,索阅前医处方,与龙胆泻肝汤相近。秦用瓜蒌一枚、红花一钱半,生甘草三钱,过了几天,患者服药后当天晚上疼痛已然减轻,得以安眠,共服四剂而愈。近代常熟中医专家江一平在其著作《古医籍各家证治抉微》中也转载了这段文章。当代名中医何绍奇所著《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一书中,也载有其对此方的认识和应用。当代名医中医邹孟城所著之《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对此方做过详细介绍,总结此方病机为肝经燥郁,并命名此方为瓜蒌草红汤,其文录于下:“”名中医余国俊以此方为带状疱疹之专方,认为程钟龄所言之“郁火日久,肝气燥急,不得发越”十二字为带状疱疹之病机,常用量瓜蒌仁30-50g瓜壳15-20g生甘草10g红花10g为处方,显效后酌减。关于此方,余国俊老师再其著作《我与先师的临证思辨~中医师承实录》也有长篇论述。可见,历代医家对于此方多有慧眼识珠者,是金子即使藏的再深,也一定会发光,一段孙一奎著作里的病案记录,竟然隐藏者一张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方剂,幸而被有识之士挖掘而出,才有了今天的瓜蒌草红汤,这也许就是中医传承的魅力所在吧!悬壶济世贾行僧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fana.com/bfzz/1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