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螫,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斑猫,卒,寒,有大*,攻*,逐瘀。螫(shì),*虫刺蛰(zhē)或*蛇咬。《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陆龟蒙《别离》诗:“蝮蛇一螫手。
斑蝥是芫青科昆虫,它也是一种中药材,但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很熟悉。斑蝥它的主要功效是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蚀疮,常用于治疗瘕瘕、经闭、顽癣等疾病。
辛,热。有大*。归肝、胃、肾经。
1.攻*蚀疮,外用于顽癣、抄痈疽、瘰疬。治顽癣,可单用微炒为末,蜜调敷。治痈疽,以本品末和蒜捣膏加水外贴,有拔脓之功。治瘰疬,可配伍白矾、白砒、青黛等共研末,干掺疮上。
2.破血逐瘀,内服用于经闭、症瘕。本品能破血通经,消症散结。如配伍桃仁、大*为丸服,可治经闭不通。现代用治多种癌肿。如用斑蝥素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效果。
此外,本品外用,尚能用治疟疾、秃发、剧烈头痛等。袭用糯米同本品炒后,去本品,研米为粉服,可治狂犬咬zhidao伤。
本品含斑蝥素,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病*、促白介素生成、升高白细胞、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及促雌激素样作用。